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1187
国内统一刊号:CN43-1402/U
邮发代号:42-146
国外代号:BM4918
本刊为双月刊,A4开本,144页,定价25.00元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田东路377号株洲中车轨道交通期刊社有限公司
邮编:412001
电话:0731-28441125,28445699
传真:0731-28441125
电子信箱:

zzrt2015@vip.sina.com 编辑部

zzrt2021@vip.sina.com 综合部

网址:http://DJJI.cbpt.cnki.net


 

访问量:255517

研究开发

  • 峡谷风下货运列车气动安全性仿真研究

    徐古福;彭新平;张波;刘国云;袁玄成;蔡宇祥;刘义鑫;

    为探究峡谷风对货运列车运行安全性的影响,文章基于列车空气动力学与车辆系统动力学理论,采用仿真计算方法对货运列车在不同峡谷风参数下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首先,采用列车空气动力学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侧滑角下的列车气动特性;然后,基于简化的峡谷风模型与列车多体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峡谷风对列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参考GB/T 5599—2019及EN 14067-6:2018标准,获取了峡谷风下货运列车空载及满载时的运行安全性域。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车速、峡谷风最大风速、未平衡加速度的增大,以及峡谷风突变时间的减小,动力学性能指标基本呈增大趋势;满载运行时,头部机车风险最高,空载运行时,与机车连接的第一节货车风险最高,且列车运行安全域较满载时有所下降。

    2025年06期 v.48;No.261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机车二系悬挂主动径向系统设计与性能仿真研究

    苏华杰;贺世忠;姚远;陈相旺;周岩;

    为了提高机车通过小半径曲线时的动力学性能,特别是降低导向轮对的轮轨横向力,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容积泵控式电动静液作动器的二系悬挂主动径向系统,并对机车动力学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该电动静液作动器被设计为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直线工况下,其处于被动模式,起到抗蛇行减振器的作用;曲线工况下,其切换为主动模式,在转向架上施加摇头力矩,辅助机车通过曲线。仿真结果表明:电动静液作动器具有良好的主被动模式切换效果;R350 m曲线工况下,机车各项动力学性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导向轮对准静态轮轨横向力由70.7 kN减小为58.9 kN,符合标准要求。

    2025年06期 v.48;No.261 10-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7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断路器特性的辅助逆变器过载保护策略优化

    牟蓉;吴云飞;陆远基;王龙;朱东坡;

    目前地铁车辆辅助逆变器检测到200%过载故障后,会立即进行脉冲封锁并断开三相输出接触器,以实施过载保护。针对实际应用中辅助逆变器主电路器件过载保护需求,结合车辆辅助负载的断路器脱扣特性,文章提出适当延长200%过载保护滤波时间,并在过载保护后进行一次重启的优化策略。将滤波时间分别设置为10 ms、12 ms、20 ms进行了负载短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滤波时间下断路器均能跳开,且未触发200%过载保护与桥臂电流过流保护。结合辅助逆变器保护需求,最终选取12 ms作为200%过载保护滤波时间。工程化应用结果表明,该优化策略可通过断路器跳断情况准确定位发生短路故障的负载,在恶劣工况下也能区分出短路点在辅助逆变器内部或者外部,提高了辅助逆变器的可用性与辅助系统短路故障的排查效率。

    2025年06期 v.48;No.261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0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快速磁浮列车电制动控制逻辑与参数优化研究

    龚剑波;张文会;高锋;曾颖丰;王倩;龙子凡;

    快速磁浮列车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具有运行速度快、爬坡能力强、转弯半径小、安全环保等优点。电制动系统是列车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保障,其控制逻辑和参数设定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列车制动性能和悬浮系统稳定性,并对列车的运行安全有重要影响。文章研究了快速磁浮列车制动控制逻辑,针对运行过程中的电制动典型问题,重点分析了电制动控制中牵引状态转制动状态的电流阈值设定,并综合考虑电制动、机械制动及列车行驶特性,提出了电制动控制逻辑和相关参数的优化措施。动态试验结果表明,该优化措施可解决电制动故障问题,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合理性。

    2025年06期 v.48;No.261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三悬浮架磁浮工程车横向动力学响应研究

    周佐斌;李茂春;匡剑宇;郭庆升;范云鹏;

    文章以用于巡检功能的三悬浮架磁浮工程车为研究对象,基于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了两种三悬浮架磁浮工程车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运行稳定性及小曲线通过性能进行了仿真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8级横风激励作用及小曲线通过时,方案一中空簧横向力、横向位移更小。在横向强迫振动激扰下,电磁铁横向位移及悬浮架横向振动加速度幅值随着速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两种方案差异较小。推荐三悬浮架磁浮工程车采用方案一,即以中部2、3位滑台作为固定滑台。

    2025年06期 v.48;No.261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改进型模糊逻辑的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能量管理方法

    温翔龙;王海龙;黄贵;郑志强;谢经广;李军;

    多动力源能量管理是氢燃料混合动力机车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对机车性能和运行成本具有重要影响。针对现有能量管理方法中容易被忽视的燃料电池反极问题,建立了混合动力系统模型,基于模糊逻辑规则引入整车剩余储氢量模型,并以2000 kW级混合动力系统为对象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能量管理方法不仅能够满足整车功率需求,合理分配燃料电池和动力电池的输出功率,维持动力电池电量在小范围内波动,还可充分利用储氢量调节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帮助动力电池电量恢复至最佳工作区间,同时有效避免燃料电池发生欠氢问题,从而全面提升机车能量的利用效率。

    2025年06期 v.48;No.261 37-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5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车轮多边形激励下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振动特征分析

    程雄;田聚峰;贺庆;叶坚;

    为探究车轮多边形磨耗对动力集中型动车组振动特性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车轮多边形的形成机理,以某160 km/h动力集中型动车组为例,研究了车轮镟修前后的车辆振动特征。结果表明:7~9阶车轮多边形是轮轨高频振动的主要激励源,其激振频率与车辆运营速度及多边形阶次密切相关,且显著影响轴箱、构架等部件的振动频谱;镟修可降低车轮多边形径跳值,有效抑制高阶振动能量,但对1阶偏心改善效果有限;振动能量通过轴箱→构架→牵引杆→车体的路径传递并逐步衰减;在80~160 km/h速度区间内,7~9阶多边形易与轮对弯曲/扭转等模态发生共振,从而加速多边形演化。

    2025年06期 v.48;No.261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跨座式单轨车辆高压系统漏电保护研究

    张锐;尹治强;周秘;敬必君;

    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设置有车体接地继电器(GR),旨在响应车辆漏电故障,并降低乘客乘降时的跨步电压风险,但车辆GR在重庆轨道交通2、3号线运营中常有大面积保护动作。文章通过对车辆GR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进行分析,得知GR保护存在盲区。对此,基于车辆漏电对车内人员安全和设备的影响情况,提出采用车辆漏电主保护和车体带电辅助保护相结合的方法,共同对车辆漏电故障进行响应。基于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接触网漏电故障、车辆漏电故障等情况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该车辆漏电保护方法能正确响应各类故障,有效解决了保护的可靠性和灵敏性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营组织效率。

    2025年06期 v.48;No.261 49-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6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一种地铁车辆潮汐座椅的设计与分析

    王雁东;邓军;李鹏飞;吴俊杰;姚腾达;

    为了满足地铁车辆在客流低谷和高峰期不同的载客需求,文章提出一种可电动展开和折叠的新型潮汐座椅,对其结构、功能和控制方式等进行了介绍,并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验证了座椅的结构强度。这种潮汐座椅可以在客流高峰期收起坐垫并锁定,从而增大列车的载客量;在客流低谷期展开坐垫并锁定,提供更多的座席。

    2025年06期 v.48;No.261 58-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有轨电车空调风道送风均匀性仿真优化及试验研究

    陈诗文;王正;

    文章研究了某型有轨电车空调系统气流组织优化问题,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技术构建了四模块有轨电车风道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及试验测试分析了空调风道气流组织分布特性,采用Isight多学科优化平台建立了以风量均匀性为目标的多参数优化设计模型。经正交实验设计(DOE)迭代计算,提出了有轨电车空调风道送风均匀性优化方案。通过搭建地面空调风道试验台对优化方案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各出风口风量不均匀系数由2.73%降至1.45%,有效解决了有轨电车存在的送风不均问题,提升了乘坐舒适性。

    2025年06期 v.48;No.261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具有电磁锁功能的地铁车辆司机室后端门设计

    任万跃;吴俊杰;邹亮;

    地铁车辆通常设置后端墙及后端门用于隔断客室与司机室,后端门配备防止非授权人员进入司机室的锁闭装置,以确保司机的应急操作不受外界干扰。文章分析了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地铁车辆后端门的基本结构,提出针对后端门授权功能的设计参考:对于有人驾驶车辆,一般采用隔门锁对后端门进行锁闭;对于具备前端疏散功能的车辆,可根据需求设置机械紧急解锁、电控门及电磁式紧急解锁装置,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进入司机室。

    2025年06期 v.48;No.261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机车BTM天线安装座强度计算及优化

    张路;童小山;王松涛;黎宏飞;

    机车车下悬臂结构件长期承受机车运行中产生的振动、冲击及设备自振等因素引发的复合载荷,一旦发生失效可能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文章以某型机车的应答器传输模块(BTM)天线安装座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仿真对其静强度与疲劳强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仿真结果对结构实施优化设计,有效规避了应力集中现象,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研究表明,优化措施使BTM天线安装座的最小安全系数提升至5.16,最大材料疲劳利用度降至0.08,显著优于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

    2025年06期 v.48;No.261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简讯

  • 202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株洲举办

    <正>2025年11月7日,2025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之都”株洲开幕。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宣布开幕,世界贸易组织副总干事张向晨通过视频致辞,吉尔吉斯斯坦交通运输部部长顾问阔加耶夫·库班尼奇别克·舍拉利耶维奇致辞。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产业博览会是我国轨道交通和装备制造领域首个国家级国际专业展会,每两年举办一届。本届轨博会以“轨道联世界磁浮通未来”为主题,于11月7日至9日在株洲举办。

    2025年06期 v.48;No.261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国首款符合欧盟标准双层动车组将在奥地利投入运营

    <正>奥地利当地时间2025年11月3日下午,由中车株机研制的TSI标准双层动车组在奥地利举行媒体见面会。该批被命名为“熊猫号”的动车组,计划于今年11月获得批准后投入运行,并于12月14日新时刻表生效后全面上线。这是中国列车首次获得奥地利官方运营许可及欧盟铁路互联互通技术规范(TSI)认证,标志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成功进入奥地利市场。

    2025年06期 v.48;No.261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质量改进

  • 200 km/h市域动车组牵引电机电磁噪声优化

    张方哲;齐彪;

    针对200 km/h市域动车组牵引电机电磁噪声较大的问题,文章首先阐述了谐波电流注入牵引电机从而引起电磁噪声的过程,并基于牵引电机电磁噪声的产生原理,分析了该过程中影响电磁噪声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优化开关频率分布以及提高开关频率的电磁噪声抑制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电磁噪声,有助于提升动车组的乘坐舒适性。

    2025年06期 v.48;No.261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列车ERM数据解析速度分析及优化

    侯波;李书;郭瑾玉;肖曦;

    列车常见的事件记录模块(ERM)数据解析软件解析速度过慢。通过编写同样功能的ERM数据解析软件,并进行性能测试,发现解析速度慢的原因是大量调用了格式化字符串函数。对此,文章提出使用专用的浮点转字符串函数,并利用图形处理单元(GPU)进行加速。测试结果表明,优化后的ERM数据解析软件的解析速度大幅提升。

    2025年06期 v.48;No.261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制造技术

  • 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侧墙激光清洗工艺研究

    张晶福;郭韬;

    为改善轨道车辆铝合金车体侧墙焊前清洗效果,文章提出采用激光清洗技术对其焊缝位置进行清洗,研究了激光能量密度、光斑搭接与激光参数的匹配,分析了激光清洗前后铝合金表面微观形貌、横截面厚度、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验证了焊接接头的宏观金相、拉伸及弯曲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激光清洗能够有效去除铝合金车体侧墙焊缝位置的氧化膜,满足搅拌摩擦焊要求。

    2025年06期 v.48;No.261 87-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检测试验

  • 基于Robot Framework的列车控制软件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

    王世强;黄众;符立强;

    针对轨道交通列车控制软件测试中存在的效率低和准确性差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Robot Framework的自动化测试框架,采用模块化关键字驱动方法,结合仿真环境设计测试流程,完成测试框架设计与系统集成,并对测试脚本构建、测试用例转换等关键过程进行详细研究。该框架已在多个机车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框架能显著提升测试效率,减少测试时间至原来的20%,同时确保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复现性。

    2025年06期 v.48;No.261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技术研讨

  • 电驱机械制动技术应用研究

    刘智成;熊梅;唐鹏飞;刘瑜;王伟波;

    电驱机械制动系统作为轨道交通制动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国内外各制动系统供应商与整车制造商均在对其展开了研究和装车应用。文章以纵横机电研发的电驱机械制动系统为基础,详细介绍了电驱机械制动系统的组成、功能实现逻辑及装车应用性能试验情况,并从整车应用角度对电驱机械制动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供了解决方向,为电驱机械制动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2025年06期 v.48;No.261 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智能化变频风源系统在城轨车辆中的应用研究

    刘瑜;高扬;熊梅;凌炜;王伟波;

    城轨车辆传统风源系统采用定频控制技术,存在供风排量固定与动态耗风需求不匹配的突出问题,导致空压机工作率波动大、能耗高及润滑油乳化等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一种智能化变频风源控制方案,介绍了智能化变频风源系统的构成及工作原理,并在某项目地铁列车上进行了装车试验。针对试验中遇到的工作模式频繁切换的问题进行了优化与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确保空压机维持在较高的工作率,可避免润滑油乳化问题。

    2025年06期 v.48;No.261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6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司机室头部工业设计及实现方法

    王大龙;贾冠伟;刘丰芹;杨锦平;杜先鹏;

    文章以新型智能重载电力机车为例,重点阐述了司机室头部的工业设计方案及效果实现的方法与结果。通过内装材料革新、涂装工艺优化和结构设计整合等措施,对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工艺设计进行统筹规划与精细控制,可确保工业设计方案落地呈现,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者的体验舒适性。

    2025年06期 v.48;No.261 108-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列车管控制的轨道车辆无人警惕紧急制动控制优化

    邹彦涛;吴朝东;

    文章阐述了轨道车辆无人警惕装置工作原理,针对当前无人警惕触发紧急制动过程存在的问题,基于列车管压力控制提出了一种高可靠性的无人警惕紧急制动控制优化方案,并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按该优化方案,当无人警惕触发紧急制动而制动系统未能正确响应时,通过列车中央控制单元或制动控制单元控制的回路均能直接实现列车管减压,确保车辆紧急制动的安全触发,从而提高车辆运行的安全性。

    2025年06期 v.48;No.261 113-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1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铁车辆继电器状态监测及健康预警装置研究

    白春光;陈健;段旭良;钱江林;章炜东;

    继电器在地铁车辆电路中承担重要控制功能,在长期带电分合工作过程中,其触点表面会逐渐受损并引起性能劣化和导通故障。文章通过分析继电器的常见失效模式,研究了监测继电器触点阻值和电流等状态的方法,以及应用该方法设计的继电器状态监测及健康预警装置。该装置可实现对继电器触点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健康预警。

    2025年06期 v.48;No.261 11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2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地铁电客车上的应用

    张文琰;

    文章围绕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在地铁电客车上的应用展开了深入探讨,阐述了其在力学性能、轻量化、设计与制造灵活性、抗冲击与抗疲劳性等方面的优势;基于不同部位的受力特点、功能需求和使用环境,分析了其应用在地铁电客车不同部位时的材料选型;针对结构设计、生产工艺控制、性能测试与评估等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各环节需着重考虑的问题;对当前应用所面临的成本高、电性能风险、老化和耐久性风险、声学问题、检测与维护难等方面的挑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2025年06期 v.48;No.261 12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运用维保

  • 高压电器箱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

    侯冶;章超凡;黄钰强;岳伟;

    为减少高压电器箱的开箱检修频次,同时对机车网侧高压电器进行监测和维护,文章提出一种高压电器箱在线监测系统,详细阐述了其系统组成、在线监测功能应用及实现原理,分析了其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实现高压电器箱的智能化状态监测和健康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2025年06期 v.48;No.261 126-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智能安全监控系统研制及应用

    金碧筠;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智能化防护水平低、运行安全技术保障缺乏、作业效率不高、监督手段匮乏、事故追溯难的特点,文章提出了一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智能安全监控系统(ISM系统),具体阐述了其功能需求、技术路线、系统设计功能实现,并重点分析了其应用成效。结果表明,ISM系统可保障工程车运行安全,提升段场作业能力,延长夜间施工时间等,大大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的管理水平。

    2025年06期 v.48;No.261 131-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9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精益生产的地铁列车车门系统大修工艺优化

    苏晗翀;邵力;叶逸舸;严敏;李迎春;颜健乐;陈俊年;

    地铁列车车门系统的可靠性与维修效率直接影响列车运营安全与成本控制,是列车大修的核心研究内容之一。文章针对地铁列车车门系统传统大修内容及工艺流程,以精益生产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5W1H分析法与ECRS原则,系统识别了传统大修流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门驱机构拆装工序优化、门扇拆卸与测试工序调整,以及生产组织创新,有效提升了维修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2025年06期 v.48;No.261 137-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2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