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刊号: ISSN1672-1187
国内统一刊号:CN43-1402/U
邮发代号:42-146
国外代号:BM4918
本刊为双月刊,A4开本,144页,定价25.00元
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田东路377号株洲中车轨道交通期刊社有限公司
邮编:412001
电话:0731-28441125,28445699
传真:0731-28441125
电子信箱:

zzrt2015@vip.sina.com 编辑部

zzrt2021@vip.sina.com 综合部

网址:http://DJJI.cbpt.cnki.net


 

访问量:251591

研究开发

  • 基于综合热管理的氢燃料电池与金属固态储氢模块集成技术

    江大发;毕然;范恩来;唐艳丽;肖佳珉;龙源;屈小章;孙双成;

    储氢量对氢能源轨道交通车辆的续航里程具有重要影响。金属固态储氢具有储氢密度高、氢气压强低、安全性高等优点,在氢能源轨道交通车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基于金属固态储氢放氢吸热的特性,采用氢燃料电池产生的余热加热金属固态储氢模块,实现氢燃料电池与金属固态储氢模块的综合热管理。实验结果表明,氢燃料电池输出功率为50 kW时,金属固态储氢模块吸热功率为9~21 kW,放氢流量为0.77 g/s,可满足氢燃料电池用氢需求;氢燃料电池热量利用率为25.14%,从而可降低氢燃料电池散热器的负荷和能耗,有助于提高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发电效率。

    2025年05期 v.48;No.260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1 ]
  • 大功率电力机车永磁直驱牵引系统研制

    赵芳;马晓婷;李璟;杨怡晨;

    永磁直驱牵引系统作为轨道交通牵引技术的革新方向,具有高效节能、轻量化、低维护等优势。文章以大功率电力机车永磁直驱牵引系统研制项目为背景,从主电路拓扑、子部件设计、关健故障模式及对策、试验验证等方面展开研究。装车运行考核结果表明,该牵引系统运行稳定,噪声低,可提升机车总效率并降低能耗。

    2025年05期 v.48;No.260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3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时速200 km动力集中型动车组动力车C0转向架设计

    谭桐;沈龙江;陈国胜;赖舒平;张又孔;邓小星;郭庆升;

    针对时速200 km动力集中动车组动力车的C_0转向架,文章阐述了其基本结构特点及主要技术参数,重点讨论了构架、轮对驱动轴箱组装、悬挂装置及牵引装置等关键部件的结构设计,开展了动力学性能分析,并介绍了线路动力学性能试验情况。结果表明,该转向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动力学性能优良,满足高速动力车对运行稳定性和运行平稳性的要求。

    2025年05期 v.48;No.260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6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客运机车过分相平稳性分析及动力保持的需求研究

    谢嘉欣;樊运新;彭新平;李旺;王威;

    客运机车过分相时,由于供电中断而存在纵向冲动影响平稳性及舒适性的问题。文章对机车过分相过程及平稳性进行分析,指出研究过分相动力保持技术的意义;基于HX_D1D型机车牵引的客运列车,针对分相区处于不同坡道坡度、曲线半径的工况,探索计算过分相动力保持的牵引力需求边界,并通过仿真计算获得不同过分相动力保持牵引力对动力电池功率及容量的性能要求。

    2025年05期 v.48;No.260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高速转向架牵引中心销多轴疲劳强度工程分析方法研究

    陈砚丰;郭力荣;安琪;李国顺;

    针对DVS 1608-1标准在非焊接结构疲劳强度评估领域的局限性,文章提出了基于临界面法的非焊接结构多轴疲劳强度工程分析方法:基于有限元模型的几何特征,建立结构节点局部坐标系;依据DVS 1608-1标准,计算节点材料利用率分量;基于FKM指南推荐的方法,计算节点综合材料利用率。按照上述方法,对高速转向架铝合金牵引中心销进行疲劳强度评估,并与基于ERRI B 12/RP 17报告的单轴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多轴方法和单轴方法获得的牵引中心销节点综合材料利用率的最大值分别为0.750 6和0.848 3,结构疲劳强度最薄弱位置一致。

    2025年05期 v.48;No.260 24-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主动控制横向减振器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周小智;黄馨文;贺世忠;李茂春;

    被动减振器性能无法随车辆及线路状态的变化而改变,限制了车辆悬挂减振能力的提升空间。文章提出了一种主动控制横向减振器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以某型轨道车辆为依据建立了主动控制横向减振器-车辆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及不同轮轨激励对车辆系统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车辆速度大于80 km/h以后,主动控制横向减振器的作用才逐渐显现,随着速度的增加车辆动力学性能的提升越明显;相较于开关型天棚阻尼算法,连续型天棚阻尼算法的控制效果更好;天棚阻尼系数的值越大,对车辆动力学性能改善效果越好,但受限于实际减振器的阻尼力变化范围,该值不可能无限增大;轨道谱激励越差,主动控制横向减振器的改善效果越明显。

    2025年05期 v.48;No.260 30-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3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基于非晶合金材料的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电机性能研究

    郑云广;程路明;张蕾;郑国丽;

    随着永磁牵引电机转速和工作频率的升高,非晶合金材料逐渐受到了关注。针对非晶合金材料对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电机性能的影响,分别测试了非晶合金铁芯和硅钢铁芯的损耗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验证了非晶合金材料经过部件成型后的高频性能。根据牵引电机的应用边界,对非晶电机的启动工况和额定工况的电磁性能分别进行了仿真,研究了非晶合金材料的应用对电机电流、磁场分布和效率的影响,最后进行了温度场的仿真分析,为轨道交通永磁牵引电机非晶合金材料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2025年05期 v.48;No.260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2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需求的机车车辆螺栓连接设计与应用

    汪林峰;

    机车车辆行业内传统的螺栓连接设计流程主要是根据经验选择螺栓型号规格及防松方式,忽略了其他应用方面的要求。文章从优化螺栓连接设计流程角度出发,细化了各个设计阶段的工作内容,结合其在某欧洲调车机车项目上的运用实例,详细阐述了整车级螺栓连接的实施方案及相关要求。该实施方案有效提高了螺栓连接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2025年05期 v.48;No.260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加速试验的超级电容性能退化模型与寿命预测

    周毅曦;付亚娥;付鹏;李玉梅;文午;袁新辉;

    随着轨道车辆运行里程的增加,超级电容储能电源面临容量衰减和内阻增加等性能退化问题。为探究其退化规律,文章建立了超级电容性能退化模型,并选取不同温度和不同充放电电压区间,开展了9500 F方形超级电容单体循环寿命加速试验。通过拟合试验数据,求解出各试验条件下的退化轨迹模型参数,求得相应的超级电容伪寿命。基于伪寿命的退化轨迹外推方法,求解出正常使用应力下超级电容单体的退化轨迹,进而求得单体在正常使用应力下的寿命。

    2025年05期 v.48;No.260 47-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气动双稳态自保持真空高压隔离开关的研制

    金明;

    传统的电力机车车顶高压隔离开关占用空间大,裸露的高压带电面积大,同时需要持续的电信号或气源供给,不匹配当下高压电器小型化和集成化的发展趋势。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一种适用于国能号电力机车高压电器箱的新型气动双稳态自保持真空高压隔离开关,其通过集成双稳态机构与真空灭弧技术,实现了分/合闸位稳态自保持功能。对高压隔离开关的结构强度和电场强度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显示其具有优异的产品性能和高可靠性,符合国能号电力机车的运行条件和发展需求。

    2025年05期 v.48;No.260 53-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轨道车辆智能控温除湿系统设计

    吕知梅;张爱明;郭金库;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乘客对乘车环境的舒适度要求日益提高。文章聚焦轨道车辆智能控温除湿系统,该系统由监测系统、智能控制单元与执行设备构成,依据BS EN 14750标准调控车厢温湿度。在系统设计方面,空调机组采用高效组件与变频技术,节能效果显著;监测系统通过冗余设计与智能故障诊断保障可靠性;智能控制单元创新性地引入人流密度监测以动态调控温度,并针对湿度控制制定特定策略,如梅雨季节的新风量与制冷量调节。此外,系统还设有个性化控制方式,旨在全方位提升乘客舒适度,为轨道车辆环境控制系统的优化提供新思路与实践参考。

    2025年05期 v.48;No.260 5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一种电力机车应急电源设计

    赵鹏飞;关晓天;柯建明;夏焱;

    针对电力机车在无接触网区无法自主牵引移动的问题,基于钛酸锂电池的优异性能,设计了一种电力机车应急电源。文章首先分析了电力机车在使用工况下对应急电源的电量和散热需求,然后阐述了应急电源的主电路设计、控制单元设计、结构设计、消防设计和保温设计,最后对应急电源样机进行了工况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电力机车应急电源符合设计需求。

    2025年05期 v.48;No.260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快速磁浮列车气密性设计及研究

    彭昊;刘军;王家恒;高锋;李丽;

    针对磁浮列车进入隧道引发的不适问题,文章简述了磁浮列车不同运行速度等级采用的静态气密性指标,分析了影响列车气密性的因素,从车体、车门及车窗、贯通道和空调系统等方面阐述了提升列车气密性的具体设计措施。静态气密试验结果表明,静态气密指数满足140 km/h磁浮列车标准要求。

    2025年05期 v.48;No.260 68-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6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动车组防火隔断设计方法分析与研究

    彭丽明;黄梦海;吕晶;孟令锋;李杰;

    目前动车组防火试验存在通过率低、周期长、人力及物力成本高等问题。文章根据国内外动车组防火隔断设计经验,并结合第三方认证评估意见,详细分析了动车组防火隔断设计的具体方法,具体设计流程为:运行类别判断、大功率设备分析、隔断位置设置、隔断结构设计、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利于提高防火试验通过率,缩短第三方认证评估周期,大大节约了车辆防火试验成本。

    2025年05期 v.48;No.260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4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质量改进

  • 城轨车辆中央控制单元软件的多任务负荷分析及优化

    段旭良;李翀;张爱明;吴桂林;白春光;钱江林;

    针对城轨车辆中央控制单元(CCU)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因某个任务意外停止而导致系统出错的故障,文章对CCU软件的多任务负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析CCU软件的程序架构,结合嵌入式操作系统Vxworks的任务调度属性,测试不同任务周期和优先级的设置对整个程序运行负荷的影响,从而提出软件架构的优化措施并进行了实验室仿真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整个系统各个任务的运行时间平稳,且最大运行时间远远小于设置的任务周期,保证了任务执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现场软件优化后车辆运行状态良好,未再出现上述故障,证明任务优先级分配策略切实可行。

    2025年05期 v.48;No.260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8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检测试验

  • 列车行驶轨道检测算法开发与道岔辨识优化研究

    郭明睿;朱颖谋;许晋荣;肖添;于铭铭;罗显光;

    基于单帧TEP-Net模型在时间信息利用方面的不足导致的列车在岔道口运行路线检测不准确的难题,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帧结果的遮挡策略,并通过对比不同的遮挡处理方式,验证了策略的有效性。经测试验证,该策略能显著提升模型的预测性能,增强轨道检测的准确性,在复杂场景下将预测准确率从54.44%提升至95.56%。

    2025年05期 v.48;No.260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多传感器融合的主动式障碍物检测系统设计与应用

    李淑英;朱鹏举;吴国华;钱江林;

    针对现有单一传感器检测方案在复杂环境中存在准确率低的问题,文章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长短焦摄像机、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的多传感器融合的主动式障碍物检测系统,并介绍了该检测系统的基本架构,以及软硬件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对检测系统进行实地测试,结果表明融合后的检测方案可有效提高障碍物检测系统的准确率。

    2025年05期 v.48;No.260 90-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动车组制动部件检修测试设备

    朱飞;孙环阳;鹿峰凯;田爱凤;

    为了有效诊断动车组制动部件产品的健康状态,文章提出了一种检修测试设备,介绍了其主要原理与功能、关键技术特点,并通过地面调试验证了设备的测试效果。将检修测试设备应用到典型案例中,分析结果显示该设备能够精确诊断出制动部件产品的健康状态,降低故障成本。

    2025年05期 v.48;No.260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基于脉冲涡流的碳滑板内部裂纹检测方法研究

    屈仲毅;孙云嵩;朱召武;

    受电弓碳滑板内部裂纹会对其运用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然而目前鲜有针对碳滑板内部裂纹检测方法的研究,对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脉冲涡流检测的碳滑板内部裂纹检测方法。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本构关系及位势函数,采用ANSYS软件建立碳滑板内部裂纹脉冲涡流检测模型;利用模型对激励线圈结构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优结构参数组合;基于激励线圈的最优结构参数,利用模型分别对不同宽度和深度的裂纹进行仿真计算,得到相应的感应电压信号,并选取感应电压信号峰值作为特征值,对裂纹尺寸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感应电压信号峰值随着裂纹宽度或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线性程度有所不同。

    2025年05期 v.48;No.260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技术研讨

  • 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列车TCMS系统设计

    林更泽;林美莲;丁朝奉;

    文章结合深圳地铁12号线全自动运行列车调试及运营中出现的典型问题,系统阐述了列车控制和管理系统(TCMS)的设计:采用千兆以太网总线组网,配置双车辆控制单元(VCU)及高性能三层管理型交换机,构建双归属网络架构实现冗余功能,同时融入多重安全防护机制,利用列车实时数据协议(TRDP)实现状态监视,优化启动流程并确保以太网设备一致性。该设计有效解决了传统多功能车辆总线(MVB)的瓶颈问题,满足高效、稳定、安全的运营需求,为城轨车辆TCMS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48;No.260 105-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地铁车辆多类型救援工况安全间隙分析

    李科;陈晓亮;高武;

    合理规划地铁车辆及沿线设备的总体尺寸,预留充足的安全间隙,可避免故障救援行动对车辆、沿线设备、救援设备的二次损害。文章根据地铁线路和车辆故障类型的不同,对地铁车辆的救援工况进行划分,并重点分析了采用工装辅助救援时车辆与沿线设备的机械安全间隙和电气安全间隙。以典型车型为例,计算验证各救援工况下的安全间隙,结果表明车顶设备与接触网的最小间隙均能满足安全间隙要求。

    2025年05期 v.48;No.260 110-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地铁车辆地板结构隔声性能研究

    王帅;张爱明;顾本兰;梅浪;熊志豪;唐勇军;

    文章基于经典隔声理论及隔声测试方法,对铝型材地板、内装地板、地板布、隔声毡等地板主要组成结构的隔声性能,以及单层地板、双层地板的隔声性能进行了测试和研究,并分析了空气层、阻尼浆及吸声材料等因素对地铁车辆地板结构隔声性能的影响。

    2025年05期 v.48;No.260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4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氢能源动力系统在轨道交通车辆的应用分析

    尹亮;张福忠;付亚娥;

    针对轨道交通车辆中氢能源动力系统的应用需求,文章介绍了氢能特性及主要应用技术路线,比较分析了氢内燃机和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结合两种氢能源动力系统的性能差异,阐述了其应用情况,并对氢能源动力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5年05期 v.48;No.260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运用维保

  • 无锡地铁1号线列车控制回路继电器故障分析与维护措施

    吴丽;

    文章基于无锡地铁1号线2014—2023年列车控制回路继电器的故障数据,首先从故障时间、故障类型、正线故障对运营的影响等多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然后对各型继电器的典型故障进行了分析,最后系统性地提出了继电器维护措施,即对继电器实施分级管控、专项检查,以及采用无触点逻辑控制单元(LCU)替代继电器,以提升列车控制系统的可靠性。

    2025年05期 v.48;No.260 12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电力机车自动出入库系统设计

    苏天祺;王先鹏;闫凡;王飞;赵阳;高伟;常盼;

    为提升电力机车出入库的自动化水平和机车运用的安全性,文章提出了一种电力机车自动出入库系统。基于电力机车自动出入库系统设计目标,详细介绍了自动出入库系统的架构、系统与司机的职责分工,并重点阐述了自动出入库系统的相关运用场景。

    2025年05期 v.48;No.260 127-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7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HXD1C型机车轮对反压掉吨原因分析及改进

    刘昉;

    为了提高HX_D1C型机车轮对组装质量,减少轮对反压掉吨造成的返修、返工率,对轮对反压掉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试验排查,发现车轮内孔车削加工形成的表面微观形态和车轴轮座导向端钼层表面存在的硬微凸体是造成轮对反压掉吨的主要原因,分别采用优化车削加工工艺控制车轮内孔表面微观形态,以及打磨清理车轴轮座导向端表面硬微凸体的方法,有效解决了轮对反压掉吨的问题,保障了铁路运输安全。

    2025年05期 v.48;No.260 131-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0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某城际动车组蓄电池亏电故障分析及改进

    郝登高;陈笑天;李登科;

    针对某城际动车组蓄电池亏电故障,文章基于蓄电池工作原理,从蓄电池质量、存放及使用情况、使用工况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并提出调整紧急通风功率、优化充电机输出端电路及更改部分永久负载供电方式等改进方案。实车整改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列车蓄电池在紧急负载试验中电压稳定,可满足列车运行和应急供电需求。

    2025年05期 v.48;No.260 135-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某动车组底架端部分线盒进水问题分析及处理

    谭晓彪;孙术娟;周安德;陈三猛;郑维飞;于建顺;张帆;

    某动车组底架端部分线盒进水,导致动车组在运行过程中发生主断路器异常断开故障。为了解决该问题,文章分析了主断路器的控制原理,查找出了主断路器异常断开的根本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优化改进方案。经试验验证,优化方案能够有效解决现有问题。

    2025年05期 v.48;No.260 139-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5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简讯

  • 我国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惊艳亮相

    <正>2025年9月18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在青岛惊艳亮相。此次亮相的列车,是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平台下的系列产品之一,为时速200公里的市域D型车,将用于装备京雄快线(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该车采用的技术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8%。通过自主攻关,列车关键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同时,列车创新搭载十余项核心技术,在智能化、安全性、舒适度、节能降耗、运用经济性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升级。

    2025年05期 v.48;No.260 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期刊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正>论文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时,须依据《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并按照GB/T 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要求在文后列出。参考文献主要著录格式如下:1)专著(包括普通图书、学位论文、会议文集、汇编、标准、报告等):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2)专著中的析出文献: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析出文献其他责任者//专著主要责任者.专著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2025年05期 v.48;No.260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