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士英;
本文对牵引电动机的要求作了简要的说明。介绍了某些令人感兴趣的瑞典通用电气公司制造的牵引电动机及期主要数据和设计改进。简单地叙述了重要的技术革新,阐明了怎样减少重量和提高性能。瑞典通用电气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在提供各种机车动车用的设备,包括牵引电动机。即电动车、电车和铁路机车动车。自1920年以来,在牵引方面,铁路运输用干线机车和多节电动车组一直是是主要的产品。就牵引电动机而言,最关注的是千线机车用大型牵引电动机。本文着重介绍了这类牵引电动机。
1981年06期 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义龙;
<正>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德国联邦铁路在动车上从简单的二极管整流器发展到应用变频技术,现在并打算把变频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用于电动车组上,同时还准备发展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传动内燃调车机车。
1981年06期 17-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1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狄品福;
自从DBTF型空气断路器问世以来,已制造了近10000台。这种断路器在早期被叫做“快速空气开关”。为了满足牵引系统短路容易不断增长的需要和提高机车动车利用率的要求,对断路器进行了不断地改进。最近设计的断路器的开断容易为300兆伏安,大修周期为动作250000次。鉴于其限制操作过电压的能力,这种断路器非常适用于变流器式机车动车。许多主要的铁路公司,在其生产的高级机车动车上,都选用了DBTF型断路器。
1981年06期 28-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狄品福;
尽管大功率电子器件得别了广泛的应用,主回路和辅助回路仍需要可靠的开关转换装置。现在,勃朗保弗利公司能提供一系列标准设计的接触器,这些接触器能满足各种实际需要,作者介绍了可提供的系列型号,说明了所采用的不同操作机构以及如何通过大量的型式试验来保证铁路和工厂用接触器的适用性。
1981年06期 3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渤洪;
<正> 一、课题的提出提出的课题的现实性一方面是机车功率不断增大,而另一方面是传动装置所需的安装空间仍保持不变。尽管机车、动车种类很多,但由牵引电机至轮对的能量传递装置所用的主要元件仍然是齿轮传动装置,电力机车用的是刚性的、单级双侧斜齿轮传动、内燃机车用的是单级直齿轮传动。这些传动装置的结构目前已给牵引电机的转矩传递带来了困难,因而影响到机车、动车的可靠
1981年06期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彭新民;
<正> 通用电气公司取得的最重要成就之一就是粘着控制系统。设计粘着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为了在各种气候条件下,在不损害轮轨寿命或降低燃料效率的情况下,获得更多的粘着。SENTRY粘着控制系统在湿钢轨,大坡度及弯道的苟刻条件下进行了试捡,粘着系数仍保持在23%—26%。这些试验结果表明:在普通线路上可安全地增加六轴机车的牵引吨位。
1981年06期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裴士英;
<正> 瑞典通用电气公司研制的新型牵引电动机采用整体迭片式定子和磁极,这便于米用晶闸管整流器供电。 (?)组绝缘全部采用H级,所用的绝缘材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并能防止瞬时过载而引起的损坏。同早期使用的绝缘材料相比,抗潮性能较强。各种规格的新型牵引电动机都装有移动式刷架,易于转动。这样通过检查盖可简便地对碳刷和刷握进行检查,为了便于检查,
1981年06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狄品福;
<正> 轮机材料和结构限制了牵引力平滑和恒定地传给钢轨。直到目前为止,一直设法获得能真实地反应轮子变转的信号。大家知道,运行方向的第一轴承受页载最少,而最后一根轴承受的页载最大,因而,所有轴上的牵引力被限制到第一轴的最大牵引力。
1981年06期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闻铎;
<正> 设计人员的目标是尽量降低产品成本,减轻重量和增加强度。就灵活性而言,铸造比锻压更容易实现上述目标,但铸件的设计必然涉及到铸造工艺,而不是锻压工艺。象铸造技术数据所表明的那样,通常假设均匀壁厚较好,但这种假设是以焊接工艺为基础的。对用户来说,产品的形状受到了限制,只能采用形状简单的构件,如盘状、工字形樑,角形,
1981年06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