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8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首列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在青岛惊艳亮相。此次亮相的列车,是系列化中国标准智能市域列车平台下的系列产品之一,为时速200公里的市域D型车,将用于装备京雄快线(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该车采用的技术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8%。通过自主攻关,列车关键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化。同时,列车创新搭载十余项核心技术,在智能化、安全性、舒适度、节能降耗、运用经济性等方面实现全方位升级。
1)更智能。该车全维度融合数智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日常行车、运用维护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列车采用GoA4级全自动驾驶技术,是全国首列时速达200公里的全自动驾驶市域列车,也是全球最快的全自动运行轨道车辆。针对全自动运行下速度高、站间距大、贯通运营、长短不同编组混跑等难题,列车采用自采信、自学习、自决策的智慧控制技术,行车故障率降低95%以上。列车首次采用热备切换技术,车辆控制电路发生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备用系统,实现“不停车”运行;首次搭载高精准冗余感知系统,通过遍布全车的2900多个监测点,全面精确感知车辆走行部、牵引、制动、车门等关键部件状态,实现常见故障“毫秒级”响应;采用先进的一体化智能运维系统,提高了故障预警预测、维修决策支持等能力。
2)更安全。列车被动安全防护性能升级,车间增设防爬吸能装置,采用车头、车间吸能结构多点协同技术,整车碰撞吸能能力提高一倍,碰撞安全速度达到36 km/h,为市域列车领域最高。车辆防滑控制优化,大幅缩短雨雪结冰等湿滑路况下的制动距离。
3)更舒适。通过控制设备单频噪声和应用多孔共振吸声材料、声阻抗渐变复合结构等先进降噪新材料新技术,车内噪声大幅降低5 dB。通过专门优化车门、空调等区域的气密性能,整车气密性优于标准要求一倍以上,有效减轻车内压力波动给乘客带来的不适感。客室采用智能控制,从照明亮度到空调温度、压力变化、广播音量等均可根据外部环境自适应智能调节,营造更舒适的乘车环境。
4)更绿色。列车采用先进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运用变截面空气导流技术提高车体平顺度,走行部增加包覆结构,大幅减小列车空气阻力。轻量化方面,车头驾驶室、设备舱等采用碳纤维材料,较传统材料减重约30%。通过采用低阻力车身、碳纤维材料、永磁牵引、变频空调等综合节能措施,列车运行能耗降低约16%。
5)更经济。为提高运用经济性,对全车200余项备品备件、易损易耗件进行统型,并通过部件强化设计、健康智能评估等手段实现修程修制优化,降低了列车全寿命周期检修成本。
(来源 中国中车公众号)